top of page
  • JLG伯盛仲合

眼见占领亚马逊的中国商家,为何终未躲过汹涌而来的封店、下架风波?

新冠疫情加速了美国电商的发展。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20全年,美国电商销售额为8611.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2019年同期增幅的3倍。电商渗透率从14.3%增长至21.3%。


亚马逊卖家数量也迎来史无前例的增长。2021年年初至今,全球范围内的亚马逊卖家新增295,000名。在这些新增卖家中,有超过70%的卖家来自中国,且仍呈持续增长趋势。


对中国亚马逊卖家而言,2020年是忙碌的一年之外,也是充满思考和迷茫的一年。在跨境电商发展越来越成熟的同时,由于部分卖家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因品牌侵权导致自身平台账户被关闭,款项被冻结的事件频频发生。


在侵权案件多次发生的情况下,海外各大品牌方和跨境电商平台都进一步加大了对品牌侵权的打击力度。权利人可根据美国联邦法院发布的临时限制令(TRO),要求侵权商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冻结涉嫌侵权人的资产,而无需通知任何其他方。


因此,品牌方一旦发现卖家售卖的产品未经正规授权,可由代理律师取证,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和TRO冻结申请,经法院签发的诉状和TRO送达电商平台后,平台将向卖家账户发送提出款项冻结通知,被冻结的账户资金金额通常从几千至几万美金不等。


临时限制令(TRO)的下发,仅是整个侵权案进入法律流程的开端。品牌方通常会要求侵权商家做出极大数额的赔偿,因此侵权商家所面临的赔偿金额将远高于其被冻结的账户资金,这让不少误入侵权禁区的商家损失惨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及损失,各位卖家应仔细检查店铺内的产品,确保每件产品都符合商户服务条款及相关适用法律。一旦发生侵权事件,在及时止损的同时,卖家在直接应诉之外,也可委托专业律师就赔偿金额进行协商谈判,减少自身的损失。


成功案例:跨境电商侵权案和解谈判


近段时间,我所劳工诉讼部合伙人贡律师在一起跨境电商侵权案中代表中国卖家与品牌方进行协商,成功达成了庭外和解。


案件经过


原告为美国一家知名品牌,因发现中国商家在Amazon上未经授权使用该品牌的商标进行产品售卖,向当地法院提出了诉讼。原告的代理律师在诉状中阐述了品牌的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并说明了该品牌历年来全部商标的注册及使用情况。


原告认为,涉嫌侵权的多个卖家账户在Amazon上售卖侵权产品的店铺与真实品牌店铺几乎无异,令消费者难以辨别。其引用了美国边境保护局(CBP)的相关报告,假冒和盗版产品会造成数十亿的经济和税收损失,使得数万名企业员工失业。


原告要求涉案商家立即停止相关商品的售卖,在将来不再使用未经该品牌授权的商标,并向被告方索要与其通过侵权销售商品获得的利润倍数赔偿。根据美国相关法律(15 U.S. Code § 1117 - Recovery for violation of rights)规定,法庭如果认定为是侵权一方为有意侵权,可判处侵权方承担每类使用每个侵权商标产品各200万美金的罚款。


和解谈判过程


中国卖家的委托人联系到了我所,希望我所的律师能协助与原告律师进行和解谈判。我所劳工诉讼部合伙人贡律师了解了案件的经过,并对中国销售商家在Amazon上售卖的商品与原告方的商品进行了仔细的对比。贡律师认为,原告所谓的侵权产品实际使用的商标图案,并不在其注册的范围之内。


在掌握了事实情况后,律师团队根据卖家的销售情况和侵权赔偿的标准,计算出侵权赔偿的上限金额,该金额远低于原告要求赔偿的数目。最终,双方经过几轮的沟通后,最终以几千美金的赔偿金额达成和解,大大减轻了中国商家的负担。


律师视角:跨境卖家均不可掉以轻心


自由、便捷的海外电商平台给了部分小规模商户一丝侥幸心态,认为使用与其他品牌相似的商标不会受到监管。一些商家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规使用了商标。侵权行为一旦被发现,商家将会面临跨国诉讼的风险,无疑增加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在此,我所律师提醒各大跨境电商卖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对商铺内的在售商品务必进行仔细核查。除产品本身之外,也需检查产品的标题、描述、图片等一系列产品属性,确保所售产品符合所有适用法律,并确保禁用任何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2021年,各大电商平台必将进一步加强对侵权产品的打击力度。卖家想要长久的发展,在合法合规运营之外,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侵犯他人的各项权利之外,还要注重自我知识产权的保护,在遭遇侵权时,利用法律武器合法维权。

 

JLG伯盛仲合律师事务所保留所有权利。本文全部内容的产权及版权归JLG伯盛仲合律师事务所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如需转载本文内容或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联系marketing@jiaesq.com。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反映您所属法律管辖地区的现行法律。本文内容不包含任何法律意见,且不能替代任何执照律师所提供的法律意见;读者与本文/本网站发表人之间不构成律师客户委托关系。读者应就具体事实及实际情况,向所属法律管辖地区、州或国家执照律师寻求专业法律建议。本文内容依据其发表时最新信息所著,发表后文中所涉及法律条款或适用范围可能发生改变,请勿仅凭文中内容采取任何法律行动。

標記: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至微信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或微信搜索关注“纽约贾律师”,
及时获取最新动态。

bottom of page